在宝马集团近期公布的2023年销售数据中,中国市场依然是宝马集团最大的市场。2023年全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共交付82万辆新车(宝马及MINI品牌),力压老对手的奔驰(76.5万辆)和奥迪(72.8万辆)。
其中,宝马品牌纯电动车型销量表现抢眼,全年交付近1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38%,成为宝马整体销量增长的重要支柱。
据了解,2023年宝马品牌在中国共有6款纯电车型在售,而宝马i3和宝马iX3为其销量最高的两款纯电产品。其中,宝马i3在2023年全年累计销售5.34万辆,为其纯电产品矩阵销量支柱产品。
油车漏油、电车漏液
而就是这款销量支柱产品却集中爆发了“漏液”的问题。近日,宝马i3防冻液渗漏的话题引起车主们关注热议。有车主发帖表示,出现了大面积的防冻液泄漏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出现的比例很高,基本上群友的宝马i3 10辆车中有5、6辆出现防冻液渗漏,北方车主的比例更高,10辆车中能漏7、8辆。
其中一位浙江宝马i3车主郑先生对青橙汽车表示他本人的车才提车3个月行驶3,000多公里,室外温度为2~4°C也发生了渗漏的情况,4S店初步判断是冷却剂截止阀的问题,由于热胀冷缩导致密封性渗漏。
对于宝马方面的处理措施,据其介绍“宝马官方建议车主将车辆在室外停放一夜,次日将车辆启动,打开车门将空调AC打开,设置温度22℃,随后打开前机舱盖,观察防冻液是否渗漏。如果有渗漏情况,建议去4S店检修,并根据专业维修人员的评估,选择是否留车在店更换“冷却液转换阀”零部件。”
目前该车主并未去4S店,因为据其他车主反馈配件需要1个月左右的发货周期,在厂家没有提供临时代步车的情况下很多车主选择补充防冻液应急等待配件到货再去4S店检修。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是无法判断在更换零部件之后,明年冬天甚至是以后的每一个冬天会不会再次出现,因为在宝马i3的官方维修报价中,冷却液转换阀费用为4640元一个,并且这还不包括工时费,整体算下来肯定是要超过5000元的,如果以后每年冬天都修个5000元,相信没有一个车主能够接受。
根据网上的曝光贴可知,出现防冻液渗漏的宝马i3并不在少数,有车主提出希望宝马厂家将整车延长全国联保质保一年,该零部件全国延保三年,同时补偿宝马电车的一次长悦保养套餐以及店内1万代金券。
不过,宝马方面现阶段还没有任何对宝马i3车型漏液问题的官方补救措施,仅仅是让消费者在4S店进行维修更换。
对此,某特斯拉车主表示,“油车宝马漏,电车还漏,宝马把易损件做得明明白白的,油底壳明明可以用金属材质,他非给你用塑料的,让你换。电机明明可以免维护,他非得给你弄个‘碳刷’,让你维护宝马利润高,全靠科技与狠活。”
犹记得两年前宝马3系“机油门”事件,彼时大面积宝马3系车主遇到烧机油情况,更是引发上百人联名维权。此前,青橙汽车“质量投诉飙升,宝马3系陷“机油门””进行过相关报道,这里便不再赘述。
降价屠刀,纯电虚假繁荣
对于此次宝马i3防冻液渗漏情况,有观点认为“便宜没好货,降价销售是有理由的”。据了解,本次出现防冻液渗漏情况的i3车型大部分为去年下半年所交付。
据上文郑先生透露他是去年9月份左右提车,彼时落地价24.5万。实际上,去年3月全新i3上市后接近一年的时间里,这款“中国特供车”的月销量都徘徊在三位甚至两位数区间——毕竟34.99万元的售价、526公里的NEDC续航,在中国的主流电动产品面前毫无竞争力。
随后半年间宝马i3在开启近乎疯狂大甩卖一般的降价之后(折后价格20万出头),销量立刻攀升。尤其是从去年9月份,宝马i3的销量就出现了明显的提升,目前月销量基本稳定在6,000辆左右。
不可否定,作为一款纯电车,宝马i3不仅成为宝马的新能源车型中的“销冠”,更是在BBA的新能源车型中销量遥遥领先。
对此业内认为宝马i3的成功是因为降价,其实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宝马的电动车外观依然保留了明显的品牌家族化特征,没有像奔驰奥迪一样做出电动车与燃油车的明显区别化设计。比如,奔驰EQ系列改成了比较明显的纯电车特征,车头使用了封闭式设计,并未保留传统的格栅,一眼就能看出它的新能源车身份。
“没办法,中国人就是好面子”上文郑先生对青橙汽车表示。显然,宝马电车“保守”的选择反而成为很多人选择它的理由。
不过,据郑先生透露,“下一辆车肯定不会买宝马了。”
据了解,今年宝马纯电销量目标为50万辆。“我们希望明年首次交付超过50万辆电动汽车,这将再次实现两位数(即10%以上)的大幅增长。”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要卖出50万辆电动汽车,宝马的底气在哪?”
此前,乘联会秘书长崔树东曾公开表示,“即使降价奔驰的电动车也难以抢到'蔚小理'的份额,因为前者和后者仍处于两个赛道上。”这句话对宝马同样适用。
不少消费者认为智能驾驶方面是BBA的痛点。当下国内品牌纷纷布局智能驾驶,发布全栈自研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宣传自己搭载了几颗激光雷达,可以在多少个城市实现智能辅助驾驶并且全程不用接管,搭载什么芯片等。
反观BBA,并没有在智能驾驶方面过多宣传,他们大部分都是以实现L2级别智能驾驶为发展核心,并没有再继续往更高阶、深层的智能驾驶去延展。
不过,为了追上国内汽车智能化的速度,大众汽车分别与地平线、小鹏达成合作,奥迪也在联手上汽,奔驰则投资了momenta,但宝马几乎没有相关动作。
今年2月四维图新公告将为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下一代自动驾驶功能提供ADAS地图、高精地图及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等产品及服务。也就是说,迄今宝马在智驾解决方案上并没有选择一家国内的tier1供应商深度合作。
尤其是在“智能化下半场”这个概念,电动化成果加速普及的2023年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智能驾驶开始真正成为影响用户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以及推动新能源车消费不可忽视的力量,2024年更是被视为智能化决胜元年的背景下。
显然,宝马i3的热销并不代表宝马新能源转型成功的一大步,只是源于人们对内燃机时代“蓝天白云标”的热爱。宝马纯电热销,不过是虚假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