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汽约车计划于2023年后寻求科创板或主板上市,但新CEO高捷表示,前提条件是这轮融资顺利完成。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了首汽约车增资项目的相关信息,公告显示,首汽约车经营主体——首约科技拟出让不超过20%的股份,拟募集20亿元-31亿元融资。一同披露,首约科技在2017年至2019年净亏损分别为30.2亿、36亿、24.4亿,三年累计亏损达90亿。截至今年2月底,首约科技负债已增至104.37亿元。
根据天眼查数据,目前首汽约车已完成6轮融资,其最后一笔融资发生在2020年10月,交易金额数亿美元,投资方未知。此外,2017年首汽约车在B轮、B+轮获百度、蔚来资本和丝路华创领投,融资总金额为13亿元;包含发生在2015年的A轮融资2.2亿元,首汽约车对外可查到融资总额为15.2亿元,天使轮与A+轮融资情况未知。
“工具人”高捷
今年三月初,首汽约车宣布CEO魏东离职,由首汽集团总经理高捷接任。首汽约车对外称,高层管理人员变动属正常的人员调整。
但在外界看来,作为名副其实的首汽老将,高捷的上任无疑更利于首汽约车融入集团发展战略,整合业务资源。高捷表示,“集团希望我能整合更多的集团资源和社会资源,落实董事会的战略与决议。”
根据了解,此前首汽约车的发展路径几乎完全由魏东掌舵。资料显示,魏东作为首汽约车第一任CEO,至近日离职已任职6年之久。2015年9月16日,“首汽约车”APP正式推出,与市面现有专车不同,首汽约车车辆全部为政府许可的出租运营车辆,挂有北京出租车特有的"京B"牌照。
时至今日,首汽约车经历过多次变革,不再是完全的B2C营运模式。而在其逐渐由重资产模式转向C2C的轻资产经营过程中,在外界看来,首汽约车也不再是以服务取胜的网约车平台,其性质也逐渐与滴滴等平台同化。
打破自营壁垒的双刃剑
合规、安全、高品质服务,这三点是首汽约车一直以来的发展核心。在近日高捷接受外界采访时称,此轮融资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公司长期坚持合规化。
但根据3月25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消息,在2月订单量超过10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公司中,按双合规完成订单率从高到低的分别是享道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如祺出行、滴滴出行、美团打车、万顺叫车、花小猪出行。
据悉,目前首汽约车双合规完成订单率约为50%左右,位列第一名的享道出行该订单率则在80%左右。而造成首汽约车双合规率较低的原因在于,近年来本该以合规性作为竞争力的首汽约车,面对市场环境与自身发展的掣肘,做出了几次重大变革,包括相继放开了客运企业、租赁公司、私家车辆等入驻通道、以及开始引入加盟合作,实施自营转承包的经营模式改革。代价则是首汽约车对于合规性的掌控力度渐失。
根据了解,首汽约车上线之初拥有500辆车,到2016年7月,全国车辆规模也仅有约8,000辆;重视合规,往往意味着运力不足。“每一天都睡不着觉”。魏东曾这样表示。摆在首汽约车面前的现实问题是,不得不兼顾经营效益。
放开加盟后,2018年首汽约车车辆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便达到了50万辆,并于2019年底突破80万辆。但随着其他渠道新增的大量运力填充了司机缺口,也令首汽约车的服务质量难以掌握。
在相关平台的首汽约车APP页面,超60%用户评分1分,根据评价内容,首汽约车司机存在拒载、骂人等;平台方存在多收费、反馈客服不处理等情况,有用户表示,“首汽约车自营以后,服务质量跌落到和滴滴快车相同水平”。
难以确认的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网约车的行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2018年滴滴顺风车事件之后,安全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合规性问题也开始摆在台面上,受到外界关注。
近日,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消息,因提供服务的驾驶员未取得合法有效从业资格,首约科技被深圳交通运输管理局连续开出4张罚单,对应日期分别在1月4日、1月29日,2月2日、2月7日。首汽约车将对上述4起违法行为接受共计12万元的处罚。
如果以合规性作为吸引资本的力量,这些处罚,或可以宣告首汽约车“出师未捷”。但在外界看来,在网约车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合规性只是讨好资本市场的一种方式,毕竟如花小猪等游走法外之地的新平台仍可以成长;比起对合规性的考量,盈利能力或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去年5月,魏东曾通过内部信形式对外传递,首汽约车已实现全国整体正毛利,多个城市进入盈利。但从此次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的资料来看,首汽约车亏损依旧呈扩大趋势。此外,据悉首汽约车订单量也出现大幅下降。对此,高捷回应称,“媒体获取数据的渠道或者说统计的口径并不一致,去年因为疫情导致的单量下滑并不具有参考价值。”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首汽约车在2020年10月的订单量为580万单,对应日均订单量分别为19万单。另根据业内人士推算,首汽约车11月、12月和2021年1月的订单量分别为629万单、703万单和603万单;对应的日均订单量分别为21万单,23万单,20万单。另据了解,魏东曾披露过,首汽约车在2017年的时候,日订单就超过30万。
在去年5月召开的中国蓝皮书论坛,吉利集团副总裁、曹操专车负责人刘金良曾表示,“这么多年,大家都在寻找盈利模式,但就是没有找到。我不觉得C2C模式的网约车可以赚钱。”在吉利看来,曹操出行能够使吉利造的车更好地为出行市场服务,更好地符合汽车四化的要求。
事实上,以烧钱模式进入公众视野而迅速扩大的网约车市场,在近年来,除少数玩家比如滴滴、嘀嗒等曾单方面宣布盈利,亏损一直是行业主调。无论是C2C模式下的滴滴、背靠车企发力的曹操出行,还是国家队成员比如享道出行,都难以在这个市场获得突破。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下,随对合规性监管力度渐严,滴滴这样的巨头尚不能安身事外,花小猪的应运而生便是为滴滴解决不合规运力的问题。
而对于从B2C模式逐渐向C2C过渡的首汽约车,或许轻资产的模式以及快速涌入的运力,让首汽约车在近年来看到了发展的可能,但失去合规性方面的优势,面对滴滴的垄断,以及花小猪、享道出行等后来者的围剿,高捷的首汽约车突围之路道阻且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