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大跌、业绩下滑,又遇“排放门”,安进的2019麻烦不断。

5月5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一则延期听证公告披露了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涉嫌“排放造假”。公告中指出,江淮汽车对污染控制装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

此案原定于2019年4月15日进行审理,但江淮汽车在4月11日提出延期举行听证的申请,此案将于5月16日进行审理。

5月10日,江淮汽车(600418.SH)发布澄清公告,江淮表示在2018年4月北京市生态环保局对其新车环保一致性进行了抽查,在7月份发现三台京五排放标准货车疑似存在问题。

同时,江淮在澄清公告中表明,销往北京地区的同型号货车仅占2018年货车销量的0.29%。

据青橙汽车了解,关于排放“造假”江淮汽车已不是初犯。早在2014年,央视就曝光了江淮和东风商用车公告造假,紧接着焦点访谈播出了“国三变国四,造假一条龙”,当中明确指出江淮商用车排放造假,并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当时掀起了不小波澜,彼时的江淮汽车仍依仗于商用车为销量担当。2013年江淮汽车49.6万的销量有近47%都来自于商用车。至此江淮汽车公告排放造假事件引发业界激烈讨论,江淮引以为傲的商用车遭到重创。

其实江淮汽车早在2004年就提出“商转乘”战略,确立“做大做强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的战略发展目标后,江淮汽车在乘用车市场开始重点发展SUV和MPV领域。但在此后几年商用车依旧是江淮汽车发展的重点,直到“造假门”被曝光。

此前,江淮汽车发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其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去年其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9亿元,同比下降2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亏损1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继2017年净利润同比下滑63%至4.3亿元后,江淮2018年再创新低。进入2019年后情况仍没有好转,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跌69%。

销量方面,4月总销量为3.4万辆,同比大跌25%,1-4月份累计销量16.4万辆,同比下滑13%,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淮汽车已经连续24个月销量同比下滑。今年1月,本以为江淮的销量跌势已有所缓解。但是,从目前整体来看,江淮汽车销量仍呈下跌趋势。

针对相关问题,青橙汽车联系了江淮汽车,但截至发稿时并未得到对方答复。

排放造假和业绩销量下滑的双重利空因素影响,5月8日江淮汽车(600418.SH)遇冷,报收每股5.45,下跌1.62%。5月9日继续走低,报收每股5.37,下跌1.47%。

危机不仅限于江淮品牌内部,江淮旗下备受关注的合资品牌江淮大众近期被传大众欲扩股的消息也甚嚣尘上。据青橙汽车了解,在4月11日江淮就曾发布澄清公告称,正和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汽车”)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探讨。据英国路透社4月10日报道,有消息人士称,大众汽车正在考虑收购其中国合资伙伴江淮汽车的大量股份,并已聘请高盛担任该计划的顾问。对此报道,大众表示:“我们正密切关注此事对我们的业务和合资伙伴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将与所有利益攸关方共同探讨所有可能的选择,以确保在中国取得长期成功。”虽然收购股份的传闻一定程度上被江淮汽车予以了否认,但是其公告所说的正式方案还没有出更像是双方条件还未谈妥。

原文作者:韩孟泽
编辑:韩孟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