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受困,内部倾轧】
2023年11月28日,作为华为与奇瑞在智选车模式下合作打造的首款车型,智界S7发布,售价24.98 - 34.98万元;与此同时,这也是华为智选车业务的首款纯电动轿车。
然而就在不久后,也就是12月20日,奇瑞星途品牌旗下的星纪元ES也正式上市,与智界S7同样定位为中大型轿车。
相近的上市时间,搭配上星纪元ES比智界S7略低的售价——22.58 - 33.98万元,这对于处于观望状态的消费者群体而言,不失为一个更加“优质”的选择。
毕竟,在30万元以上级别的中大型轿车市场,消费者有着相当充足的选择空间,而上述两款车型均基于奇瑞E0X平台打造。
事实上,作为同定位、同平台的两款车型,智界S7和星纪元ES之间的冲突,实则早被外界所关注。按照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高新华的公开解释,“星纪元ES和智界S7之间不会相互竞争,而是两个车都要往前跑,联手打人家,不是自己打自己。”
智界S7所面临的交付问题,除各类公开报道中披露的“华为芯片供应不足”、“供应商的产品初期良品率未能达到大规模量产的要求”外,更是在于相关工厂建设的产能并没有切实落地。
根据华为与奇瑞的合作规划,智界S7由奇瑞新建的“智能网联超级二工厂”负责生产,规划年产能为50万辆,而依据相关媒体披露的建设工程的合同备案,该工厂的工程合同完成日期为2024年1月31日。
这也就意味着,在智界S7上市之初,相关工厂建设并未完成,所谓大规模生产自然无从谈起。相关数据显示,智界S7在去年11月的终端销量为115辆,12月784辆,今年1月则为113辆。
零碎的销量与交付,据悉源自于“智能网联超级一工厂”,后者是奇瑞加快智能化转型的重大“新基建”项目,总投资达130亿元,于2021年启动,在2023年完工投产,其主要负责的是奇瑞自主品牌,星纪元即在此列。
有消息称,超级一工厂可能即将停产智界S7,而超级二工厂的情况,可能在今年4月迎来转变——奇瑞或将调集人手,加快生产。另外,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奇瑞对于超二工厂的安排是——“全力保障项目5月产能爬坡实现满负荷生产”。
那么,负责专门生产智界S7的超级二工厂分明距离完工尚早,也无法落地大规模生产,智界S7却为何要赶在11月底上市?其中之意难以捉摸。显而易见的是,如此“赶集”并不能给品牌及产品带来优势,反而招致消费者群体的不满情绪日益加重。
甚至于业内有声音指责,华为提前发布产品导致了生产交付的不顺,也有声音认为,奇瑞将工作重点落在了星纪元,忽视了智界S7的发展。
虽然问界M7曾遭遇过类似的产能问题,但考虑到赛力斯当前以问界系列产品为销售主力,势必能够在生产层面全力以赴,也没有类似智界的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据最新消息,华为或计划在今年春季重新发布“智界S7”,相比去年可能会保持原价并调整配置,其后还将推出第二款车型(SUV)并加入增程版本。按照奇瑞方面的表态,智界事业部已升级为独立事业部,“(我们)愿意继续努力解决问题,朝着目标迈进。”
只是,“重新发布”的选项对于智界S7来说或许是件好事,可这对于最先一批下单支持的用户来说,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背刺。
某大定车主如是说道:“还是退掉吧。”
【华为四界,合作阋墙】
“不造车”是华为长期以来的坚持,这也被持续贯彻官方在对外的各类公开表态中,它将自己的愿景表述为“帮助企业造好车”,可从实际的合作项目来看,所谓“不造车”更像是“有实无名”。
众所周知,华为与车企合作共有三种模式,基于华为参与程度的由浅入深,为“零部件供应模式(提供标准化模块)”,“解决方案HI模式(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和“智选车模式(创新的生态汽车模式)”。
就目前来看,智选车模式共有四家车企参与,即“赛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分别对应的是“问界,智界,享界,傲界”四大品牌,如今尚未正式推出产品的“享界”和“傲界”,据悉将分别定位为行政级轿车、MPV,以与现有产品做出区分。
“售价会比现在的问界、智界更高”,某销售人员透露。而论及如何打造市场优势,便是在于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技术,例如鸿蒙座舱、华为ADS2.0高阶智能驾驶等等。正如一用户所言,“我就是冲着华为的智驾来的。”
作为率先与华为达成智选车合作的车企,赛力斯也被视为在该模式下走的最远的一家车企——受制于车企本身弱势的地位,在问界车型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华为几乎拿到了全部的主导权。
从市场表现来看,这恰是不少华为拥趸所在意的,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华为造的车。”在这一背景下,问界系列的热销势必难以轻易复制,毕竟,包括赛力斯在内,各大车企均不愿意甘作傀儡(仅代工)。
最知名的,莫过于上汽陈虹的“灵魂论”,“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是不能接受的。这样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
面对华为在合作中表现出的强势,车企方面是否会因此产生嫌隙尚未可知,但毫无疑问,人们在谈及问界和智界的优点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华为,而不是赛力斯与奇瑞;而当汽车产品的品控出现问题,人们却又会不约而同地联想到了代工的车企。
的确,依托于智能驾驶技术的领先水平,华为鸿蒙智行的朋友圈日益扩大,并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一股新潮,可如何消缓双方合作关系之间的倾轧纠葛?不论如何,由此产生的后果,不应由消费者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