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在理想L9的首批试驾过程中疑似遭遇空气悬挂断裂,车辆左前轮陷入车身当中导致无法正常行驶。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理想汽车发布的第二款车型,理想L9标配全自研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或恰是基于此,品牌创始人李想将该车美誉为“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
据了解,理想方面对上述事故解释称:“重庆的试驾车是90公里/小时的速度冲过一个深度20厘米的坑,导致空簧内部的缓冲环破损”、“(由于零部件供应问题)首批部分试驾车空气悬架使用的是试制件,量产版的缓冲环强度是试制版的2.5倍,未来量产版车型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但显然,这并不足以令人信服。前吉利研究院院长、现顺为资本投资人(小米汽车)胡峥楠发文称“工况太苛刻,超工程边界”,直指“20厘米深坑”不合常理。青橙汽车查询资料发现,理想L9最小离地间隙为176毫米,这也恰意味着20厘米深坑存在导致车辆底盘受损的风险。
“目前没有事故具体细节公布,个人推测应该是驾驶员在深坑前急刹(并未通过),负加速度冲击力过大导致空气悬架发生断裂情形。”汽车分析师张翔对青橙汽车表达了他的看法,“一般来说,量产车需要先经过多个阶段调试,采用试制车试驾也是行业惯例,但理想翻车是第一例。”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一般传统车企试制车不会对外(媒体)使用,而造车新势力为打造产品周期、营销等方面优势,通常会(这么做)。”
援引相关媒体消息,理想4S店已确定“不需要去主动向用户沟通”的原则,并统一对外宣称“故障已经查明是非量产试制车的个案例零部件问题、会在最终量产车中解决”。除此之外,理想汽车官方也发布公告,将对理想L9车型的空气弹簧质保方案进行升级,提升到与三电系统相同的8年或16万公里。
对于理想汽车而言,新车“出师不利”无独有偶。作为品牌首款车型,尽管理想ONE当前销量表现较为乐观,但事实上该车在2019年底量产交付后便一度因为断轴频繁而备受争议,当初官方“个例”的解释也在后续实锤为“前悬架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的质量问题,并备案召回。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理想ONE前悬架右侧下控制臂采用工程塑料”事件中的疑虑同样发生在理想L9身上——根据官方数据,L9后悬架的5根摆臂有4根摆臂采用了钢制结构(1根因无法简化为铝锻方案)。
日前,对于用户“悬架铁铸材料涂银(像铝合金)”的提问,李想发表争议性言论称“没有人规定铸铁就必须用黑漆涂层”、“铝又不是什么高档的东西”,并试图避开铁铸材料、将话题引向涂层材料。
就目前来看,对比其它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的产品线仍较窄,仅有理想ONE和理想L9两款SUV车型。其中,理想ONE自上市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60,403辆;L9在7月16日开启试驾,预计将在8月底前启动用户交付。
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场主流为纯电动且政策支持也更倾向于纯电动车型的背景下,上述两款车型均为增程式动力模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并不享受新能源相关红利。根据规划,品牌旗下纯电产品及相关技术研发目前尚处于推进过程中,两款高压平台的超快充纯电车型计划将于2023年推出。
然而,当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传统车企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加速,可见的是包括理想在内的诸多造车新势力销量表现正逐渐被前者赶超。伴随着出师不利,理想L9能否打破此前品牌单一车型的销量束缚,在新能源市场上维持地位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