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下滑,各汽车品牌之间日趋激烈的厮杀在所难免。竞争如此残酷,有人笑,就会有人哭。目前领跑的吉利能否笑到最后,一众追赶者又将如何赶上?
9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一篇《吉利高歌猛进正反面:零部件供应商指责其压价拖款》再次引起各界对吉利的广泛讨论。抛却其他因素,吉利这两年发展的确迅速,目前已经是市场份额最大的自主品牌。上半年更是超越除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之外的所有合资品牌,总销量位居第三。
与此同时,吉利与其他自主品牌的差距正日趋增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8月份,自主乘用车市占率为38.2%,是近四年来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的最低点。东风柳汽副总经理姚利文称“厂商、经销商、供应商,要做好一起过苦日子的准备。真正的淘汰赛要开始了。”在吉利前八月份销量保持着超30%的同比增长率时,自主品牌中市场份额第二和第三的长安和长城,正面临31.7%、19.2%的同比下滑。
新一轮淘汰赛中,市场份额虽排在前三,但长城并非高枕无忧。上半年,长城、吉利财报数据显示,吉利的营收是长城的1.1倍,但利润却是长城的1.8倍。业内人士称,近两年,长城在营销等方面支出增加,导致净利润不如前几年高。
青橙汽车获悉,近期,付孝刚、文飞、柳燕等营销人才陆续加入长城。有分析师告诉青橙汽车,在此之前,长城不注重宣传、营销这些方面,所以相关人才会比较欠缺。新人才加入算是弥补之前缺陷,但长城目前仍面临巨大难题。由于太过于依赖H6,长城产品的升级已达不到市场的需求。对于即将上市的F5,该分析师对其前景并不看好。
“未来,由于整个战略布局的差异,吉利与长城的差距或将越来越大。”该汽车分析师这样称。
青橙汽车查阅数据得知,从2013年到2017年,吉利的净利润翻了近四番。而长城的净利润几年来则增长幅度不大,甚至在2017年大幅下跌。目前来看,2016年,长城净利润达到巅峰。
青橙汽车获悉,吉利与长城的早期发展历程十分相似。但在2006年之后,吉利便开始了一连串的收购。2006年,吉利控股集团购买了英国锰铜公司(伦敦经典黑色出租车的制造商和拥有者)19.97%的股份;2009年,吉利汽车收购了世界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并在中国成立工厂生产;2010年,成功并购沃尔沃汽车;2013年全资收购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2014年吉利收购绿宝石汽车公司;2017 吉利集团收购宝腾汽车及路特斯汽车部分股份并与之成为战略伙伴......
同期,长城则更专注于产品,且以利润为导向。数据显示,早在2013年,长城的净利润就已经超过80亿元,但后期增长乏力。
业内人士认为,更开放、更具全球化视野的布局,对吉利后期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吉利的早期投入很大,但后期得到的回报同样丰厚。二者发展情况的差异,除了市场因素的影响,与各自领导人的风格也有很大的关系。这样来看,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似乎是落后了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