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晨中国)宣布其正式复牌及恢复买卖,此时距离其停牌(2021年3月31日)已逾18个月之久。

据了解,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香港联交所有权将已连续停牌18个月的任何证券除牌;不过也有知情人士指出,并不排除港交所将给予短时间补救期限。在这一背景下,华晨中国在9月内相继补发2020年年报、2021年中期报告、2021年年报,并于该月下旬发布了2022年中期报告。

不过虽然赶在“期限内”完成复牌操作,但华晨中国仍不被外界看好。在资本市场层面,除遭到多方机构减持股份外,早在10月初就有数家基金公司及券商对其下调了估值与目标价格;而截至发稿、即复牌第四日,华晨中国股价已跌近70%至2.350港元。

业内分析指出,原因主要在于两点:集团重整进度不明以及旗下业务的困顿现状。就前者来看,自2020年底华晨方面宣布破产重整后,相关重整草案以及债权人会议曾多次延期,相关细则当下也暂无消息披露。招商国际研究部白毅阳对此推测,“可能还是在梳理集团资产情况,尤其是集团方面对保留华晨宝马25%股权的期望很高。”

就后者而言,华晨在业务回血、盈利能力等方面已显得愈发艰难。一方面,在中外乘用车合资股比放开的背景下,华晨与宝马双方的股权交易随之落地,华晨方所持有的华晨宝马股权从50%降至25%——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盈利表现下,来自于华晨宝马的利润将直接“腰斩”。

与此同时,华晨宝马经营所取得的利润却并未如华晨集团高层所愿大幅增长。以今年上半年为例,疫情导致多地相关企业停工停产并加深了供应链问题,致使华晨宝马在生产及交付方面受挫。据华晨中国2022年中期报告披露,华晨宝马贡献的毛利从去年同期的81.39亿元跌至当前23.80亿元,下降幅度高达70.76%。

另一方面,华晨雷诺金杯(商用车)因为一直以来的合资双方“先技术还是先市场”的纠葛以及受此影响的低迷销量表现,先后被曝工资停发、自愿离职等消息传闻,此后于去年年底宣布进入重整阶段,原本足以重振市场信心的新品规划亦随之搁置。

事实上,为保留华晨宝马股权,华晨方面也在寻找旗下资产的接盘人/投资方以抵偿相关债务,今年早些时候还公告称“拟无偿向华晨集团转让所持有的沈阳华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49%的股本权益”。不过知情人士指出“大多数资产价值不高,资产拍卖多次流拍”,另外中华品牌相关资产交易据悉已被干涉终止。

高额的负债令华晨举步维艰。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6月1日,共计6,029家债权人向华晨集团管理人申报了债权,合计577.18亿元。加上债权人未申报债权132.94亿元,以及职工债权7.86亿元,华晨累计负债为717.98亿元。

毫无疑问,华晨中国迎来了港股复牌,却并未迎来业务翻身的转机,恰恰相反的是,其仍待依靠变卖资产度日,实现债务清偿任重道远。可见的是,汽车产业转型与时代浪潮下,如华晨之流,或终将埋葬于沙土之中。

原文作者:黄逸文
编辑:黄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