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已经走完了它的一生。
夏利为汽车行业打开了通往私家车发展大道的大门,却忘记了给自己留下一扇窗。1986年的第一辆夏利开启了其辉煌历程,彼时满大街的红海,人们为自己能拥有一辆夏利车而感到自豪;2005年底,夏利成为国内第一个销量突破20万的轿车企业;而如今,想要在街头看到一辆夏利车,似乎都是一种奢望。
9月17日,一汽夏利发布《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摘要(修订稿)》,这份包含着其重组方案的报告向世人传达了一个意思——一汽夏利要退出汽车行业了。
一汽夏利在今年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间里,离场或许是偶然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肯定的是充满了辛酸与无奈。一场疫情使得全球经济受挫,而在国内汽车行业呈现出的则是“大浪淘沙”。
“年长而力壮者”凭借雄厚的资本和强势的品牌继续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或是产销逆势增长,或是产销下滑却增加了市场份额;“年轻而有为者”冲锋猛进,引吭高歌,迅速站稳脚跟,坚守阵地而缓步扩张;“年少而力孱者”基础不足故有心无力,承受不起浪涛拍打,黯然消沉;“年老而体衰者”便如一汽夏利,本就连年亏损依靠资产转让在退市边缘徘徊不定,一场雪上加霜或许是令其彻底抛弃了希望曙光的缘由。
固然,疫情算是压垮一汽夏利这头瘦死的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其自身失去的“造血”能力却也是“致死”关键的一环。新能源汽车作为当前较热门的一个领域,也是众多车企“混补贴”、“抢先机”的热情所在,一汽夏利看到了其中商机,却没有看准,也没有把握住尺寸。将整车生产资质全盘转让给博郡汽车的一汽夏利并没有等到博郡汽车的成功,等到的不仅仅是博郡汽车耗尽资金造不出车的惨败,还有虽然将巨额负债同时转出却没有全额拿到欠款的无奈,以及铸就一个“史上最短命合资公司”的传说。
当一汽夏利不再能够生产汽车的时候,它在汽车行业的路就已经濒临尽头,彼时的一汽夏利已然成为了一家“空壳”公司,除却静静等待又一个接盘侠似乎已经无路可进,也无路可退了。这一次,一汽夏利脱离汽车行业,看向了“面向铁路轨道交通产业为主的物资供应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务”,对于它来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将要面对的是未知的未来——在铁路轨道交通产业这一方面,一汽夏利就是个新手。又或许,在这一次重组完成后,一汽夏利将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次重组方案中,一汽夏利的拟出售资产的交易价格被确定为1元,不会发生改变。
一汽夏利的离场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道剪影。在浪涛中挣脱而出,又或者是挣扎,更或者是苟活,不论是何种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力与决策。华晨还在挣扎,努力从宝马获得支持;拜腾也在挣扎,以盛腾之名意图卷土重来;而一汽夏利则在与汽车挥手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