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小鹏汽车高管在公开平台上表态理想汽车公布数据存在谬误,指责其中“关于小鹏信息都是假的”。同时,该品牌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对外解释称,“我们不需要每天、每周公布销量来炒作。”

截至发稿,理想汽车及品牌CEO李想均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根据该公开言论所引用的榜单——2023年7月3日-7月9日和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数据,理想汽车以0.79万辆的周销量排行第一,遥遥领先,超排名第二的蔚来154.84%;而小鹏汽车在该榜单内的销量数据,仅为0.12万辆。

而就在不久前,作为小鹏汽车扭转销量颓势的关键车型,G6上市并开启交付,官方则对外表示“订单火爆”。也正因此,在外界看来,小鹏高管此举或是有着为自家产品消除负面影响的意图。

事实上,随着“蔚小理”三大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差距逐渐拉大,理想汽车在公布销量的动作上变得更加“内卷”——其一改往常新能源品牌月初公布销量的形式,转变为以周为阶段公布数据。

尽管从其每周公布的数据榜单来看,理想汽车的确保持着行业内领先的地位,但不可否认,业内一直有着对其数据真实性的质疑。

一方面是对新势力统计范围的争议。按照理想公布的榜单,其中既包括了蔚来、小鹏、零跑和哪吒等公认的造车新势力,也包括了传统车企的转型布局如深蓝、WEY、极氪等,但并未包括特斯拉、埃安等品牌,而后两者的销量则明显领先理想——相关数据披露,6月特斯拉为7.42万辆,埃安达4.50万辆。

另一方面则在于数据统计的来源。在理想多次公布的榜单中,并未指明其数据来源,仅表示“(品牌)周销量与每月1日发布的交付量数据统计口径不同。”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除车管所等政府部门能拥有乘用车精确数据外,一般车企无法获得同行数据,而例如乘联会等组织的数据来源则为车企主动上报,一般存在一定的上下浮动。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与李想本人在社交平台上公布的极限产能及相关信息描述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掣肘。

“7500辆/周的产量是我们目前供应的极限”,7月4日,李想公开表示,“7月第2周开始的周产能会从7500辆/周提升到8000辆/周,交付量的变化会体现在7月的第3周和第4周。”

按照“6天生产1天检修”的排班模式,可以推算出理想汽车当前每日的产能极限为1250辆;结合“端午节那周工厂休息了两天(比平时多一天)”透露的信息,可见在6月这个完整月(30天)内,理想汽车生产线运作总时长应为25日,即等同于当月极限产能为3.125万辆。

与之不同,按照官方公布的6月销量数据,其累销达3.25万辆;巧合的是,这恰与按每月休息4日计的理想汽车单月极限产能划上了等号。

截至目前,理想汽车旗下拥有L7、L8和L9三款车型,产品定位有所不同,但在外观、配置等方面存在较高的相似度。根据规划,其正加速布局纯电市场,年内有2款纯电车型,并力争至2025年形成“1款超级旗舰+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矩阵。

从产品的“套娃式”造车,再到销量的“真假难辨”,始终处于舆论漩涡内的理想汽车将要如何树立一个合格的品牌形象存疑,又或许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请脚踏实地做好自己。

 

原文作者:黄逸文
编辑:黄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