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奥迪正式公布品牌首款全尺寸SUV Q6的预售价格为45.96–63.06万元。与7月公布的预定信息对比,Q6新增观云型Light、齐云型Light两个版本车型,价格也从原50-65万元下降。

【致力“特供”,市场惨淡】

就目前来看,上汽奥迪旗下共有三款产品,除Q6仍处于预售阶段外,另外两款车型即A7L和Q5 e-tron均为在售车型。其中,A7L在去年上海车展亮相并于今年1月初正式交付,Q5 e-tron则在2月宣布上市。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款产品均为针对中国市场需求打造的特供车型。而就实际情况来看,致力于打造“特供车”的举动并未让上汽奥迪赢得消费者的关注与认可,反而招致了诸多不满。

具体来看,Q5 e-tron因与ID.6 X同MEB平台打造,在车身结构、底盘布局和动力总成等方面存在极高相似度被称为“换壳ID.6 X”;Q6也被指“换壳途昂”——两者均为MQB Evo横置发动机平台,另有业内人士称:“排除高性能车,Q6打破了奥迪40万元以上车系无横置前驱的先例。”

作为品牌首款车型,A7L虽然没有“换壳”的指摘,但相比原型车也有所改变。据了解,为迎合国内对长轴距的需求,A7L在进口版A7的基础上进行加长,但并未延续后者的“溜背”造型设计,从原本个性轿跑的形象转变为传统的三厢轿车。

援引相关分析表述,“在国产化过程中,上汽奥迪A7L放弃原型车的灵魂设计,改运动造型向商务感倾斜,不仅与奥迪A6L形成较大面积的产品重叠,而且也失去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就此给出解释:“进口A7的C柱和顶梁经过特别的材料强化,并在底部做了扭矩加强,由此获得更高的安全性;如果在此基础上直接加长会因结构改变影响安全性,从而增加成本,这与国产降低成本的本意相悖。”

市场反馈不佳,突如其来的召回则为A7L雪上加霜。6月24日,上汽奥迪宣布召回2021年9月14日至2022年6月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2021-2022年款奥迪A7L汽车,共计1,765辆——而就相关数据披露,这几近A7L同期售出总量。究其原因,为“生产过程操作不到位导致的漏油、熄火等安全隐患。”

质量风波未休,或是迫于市场压力,A7L在9月初宣布官降2.0-4.1万元不等,价格调整后为41.87-48.99万元。这一操作也曾出现在定位中大型纯电SUV的奥迪Q5 e-tron上——2月上市时售价39.55-51.00万元,5月则降为37.65-47.95万元,援引相关媒体披露,当前Q5 e-tron累计销量仅数百。

不可否认,频繁的降价将给上汽奥迪的豪华品牌形象带来创伤。那么,当官降举措重复出现在当前两款在售车型上,当Q6的预售价亦比原预定价格更低,后者在未来是否还将继续降价不由令人遐想。

【创新“直营”,难得人心】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上汽奥迪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势必需要打造自己的特色。为此,除“特供车”外,该品牌在销售模式上也有所创新,采取了目前造车新势力使用较多的“直营模式”,而非传统4S店模式。

“4S可以提供较好的服务,但是也有较高的成本(人力、存货、部分利润),直营可以减少这部分成本。”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对青橙汽车表示,“现在的直营模式也不同以往,现在是线上销售,线下服务结合,生产厂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全部服务。”

“4S店的价格、收费、服务都不透明。”贾新光说道,不过同时也有分析指出了4S模式在价格层面的优势——消费者在直营店内无议价权利,而在4S店内可以通过议价赢得更多的购车优惠。

公开资料显示,自去年4月正式成立以来,上汽奥迪迄今已实现全国43个城市的51家奥迪都市店、60个城市共102家服务商投入运营;除此之外,奥迪方面还透露:“2022年底前上汽奥迪将布局120家线下体验店。”

“我们店每个月大概能出十几二十辆车。”北京某上汽奥迪销售人员对青橙汽车表示,“销售量不是特别高,卖得不好主要是因为我们是个全新的品牌,消费者接受需要一个时间。”上述人士称,“A7L和Q5 e-tron有现车,下单大概十天左右可以提车;Q6现车定制化大概要2个月,非定制化大概要十几天。”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界看来,上汽奥迪发展缓慢或与品牌历史包袱有所关联。一方面,虽然中外乘用车合资股比已经正式开放,但对于大部分传统合资品牌来说,基于双方在利益等层面的博弈,难以开启变革。相比之下,特斯拉有所不同,其进入中国市场即为独资企业,未受到合资体制束缚。

另一方面则是上汽奥迪项目落地前后受到的制约,这主要来自一汽奥迪。早在2016年该项目首次官宣后不久,即遭到一汽奥迪经销商的联名抵制,被迫停滞并作出“产品在2022年1月之前不会进入市场销售”、“不会单建销售渠道”等保证。

至2020年,该项目正式落地,一汽、上汽、奥迪三方确认上汽奥迪“将在现有一汽-大众奥迪投资人网络内开启全国合作伙伴招募活动,新建经销商店,未来的产品售后服务也将依托奥迪现有投资人网络展开。”在直销模式的背景下,援引相关媒体消息,“由于上汽奥迪没有大的返点支撑,现有的奥迪经销商并没有太多意愿主动销售上汽奥迪的新车。”

可见的是,不愿在销售渠道上受制于人的上汽奥迪另辟新路,但终究难以摆脱合资“囚笼”,从而打破如今的市场困境。

《“少帅”贾鸣镝和他的特供奥迪(下)》将在近期发布,敬请期待。

原文作者:黄逸文
编辑:黄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