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强势,腾势失势;比亚迪再“输血”,反哺母公司成空谈。
5月18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发布了董事会第二十八次决议公告。公告称,董事会已经通过《关于拟对参股公司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增资的议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和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将同时向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势)增资人民币1.5亿元。注资后比亚迪和戴姆勒大中华区双方依旧保持对腾势50::50的持股比例。此消息发布后,再一次将“垂死挣扎”的腾势拉回到公众视线中。
新能源强势,腾势失势 并网奔驰销量难起色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销统计情况,今年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万辆和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和60%,在整体汽车销售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但新能源整体的强势表现并没有带热腾势的销量,根据腾势官方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腾势仅售出123辆。而从2014年发布首款车型到2018年的四年间里,总销量仅为1.19万辆。
有业内人士表示,腾势成立前期在销售渠道上,一直采用自建专营店的传统模式,投资和耗时巨大。或为应对严重的经营成本和销量压力,在2017年腾势开始并入奔驰的销售网络,到去年10月,已新增20个城市的26家奔驰经销商和腾势进行了销售渠道的整合。
但从腾势自去年延续至今的表现看,即便并网奔驰销售,其终端销量依旧没有起色,在3月仅交出个位数的销售数据。
七次增资难解质量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成立至今,作为股东双方的比亚迪和戴姆勒已为腾势增资过七次。在此次增资4亿元后,腾势的注册资本将从成立之初的23.6亿元,上升至49.6亿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4亿元的体量难以发挥太大作用,更多的还是维持腾势的正常运转,让它“活下去”。在比亚迪此前提交深交所的回复函中曾提到过腾势连年亏损难以为继的现状,2016-2018年腾势累计亏损达到26.6亿元,今年一季度的亏空也接近4400万元。
除销量和资金问题外,腾势的产品也不能让人放心。“高投入、高成本导致高车价,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新产品推出速度慢,推出一款车型后没有后续产品。”某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表示。“腾势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使用的是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优点是安全,缺点是密度低,续航低。后来在几乎所有厂商,甚至是比亚迪都放弃磷酸铁锂电池,转而使用三元锂电池的时候,腾势没有第一时间转型。到腾势使用三元锂电池的时候,整个市场基本上已经没有再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厂商了。”
在去年6月,腾势因使用高田气囊,召回了当时所生产的全部10064辆腾势汽车。
股东双方各有打算
作为中国最早的电动汽车品牌,腾势“出生”时便含着一把金钥匙。其母公司为世界豪华车制造巨头戴姆勒与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这一组合在当时被认为是中国新能源弯道超车和新合作模式的探索典范。
在2012年腾势品牌发布会上,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曾表示:”比亚迪提供电池和驱动技术,奔驰有整车技术,比亚迪可以学到戴姆勒的经验、造车理念,戴姆勒则可以从比亚迪处获得活力。”
然而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作为“联姻”产物的腾势并没有出现在上海车展。反而是奔驰发布了在华首款纯电动车,奔驰EQC。从技术和渊源上看,EQC和腾势并没有关系。
此外,据路透社消息称,北汽集团有意收购戴姆勒4%-5%的股份。在今年2月,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以个人名义收购戴姆勒9.7%的股份,并成功收购Smart业务部。戴姆勒和多家有实力的中国汽车巨头“勾肩搭背”,而作为上个时代产物的腾势已不再是戴姆勒押宝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