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一场事关“打造专业化汽车运营商、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的发布会上,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对这一将布局向产业上游扩张的举动明确了边界,“滴滴坚决不造车,也不谋求成为未来最大的汽车运营商。”
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实话也会变成“谎言”。随着造车新势力的淘汰赛因去年疫情加速而更快步入尾声,一批曾经声称“绝不造车”的观望者开始进场。时隔不到两年,滴滴于近日被曝启动造车计划,将由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负责,有消息称其已开始招募人手并组建团队。显然,由《变形记》中少年王境泽的一句“真香”引发的定律,滴滴也未能逃脱。
随着汽车行业整体变革转型升级,同时车企淘汰赛加速,补贴的退坡与特斯拉的入华进一步加剧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程度。根据公开数据,每年“车企”依旧以极高的速度递增,即便如此能成名者却寥寥无几。在红叉与问号之外,留下的不过是挣扎者如拜腾汽车,或是成功者如蔚来理想小鹏等。只是成功的案例,却是刺激着更多企业趋之若鹜。
只不过,与此前跨界入局造车的企业不同,滴滴既是首个提出造车的汽车出行服务平台,更是在这一领域有着难以动摇的龙头地位。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5月,滴滴平台月活跃人数高达5439万人、位居行业第一,远超其余,例如滴答出行、哈啰出行、曹操出行等。也正因此,凭借源于大规模出行的数据优势,以及在出行市场的庞大消费者群体,滴滴成为了众多车企布局出行时所首选的合作对象。
在外界看来,滴滴造车的“野心”早已有所体现。2019年,滴滴与比亚迪成立名为“美好出行(杭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并于2020年11月宣布首款定制网约车D1上市。在发布会上,程维表示滴滴将在2025年推出D3并普及至百万辆,至2030年实现去掉驾驶舱的自动驾驶能力;他对未来出行做出了一种预测——“购买服务将替代购买工具”。
为什么造车
滴滴造车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为什么造车?就当前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包括一汽、长安、东风在内的众多传统企业纷纷开始布局汽车出行服务业,例如三大央企合作的T3出行、北汽摩范出行、吉利曹操出行等。
而滴滴则身处于汽车出行服务业的最中心,有着领先于各大车企企业出行公司的优势。相关数据显示,滴滴在最巅峰的时期,一度占据整个出行市场95%以上的份额;而根据2020年年底的行业报告,滴滴的产业规模所占市场份额仍处于90%左右,行业地位近乎难以动摇。而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滴滴却选择从出行平台转入产业链发展,反向谋求造车,徒生疑窦。
汽车分析师钟师对青橙汽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是许多企业的通病——不甘现状与自我膨胀。他表示,“就出行市场而言,滴滴已经近乎形成垄断,占据九成以上份额。而产业链方向的利润则是滴滴希望攫取的。滴滴或许希望组建自己的自动化、自动驾驶车队,从而形成整个市场内的‘全域垄断’。相比之下,传统车企布局出行市场,则是对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彷徨,更多的是一种试验性质。”
不过也有分析师表达不同的观点。张翔认为,像滴滴、小米等企业切入造车赛道、趁着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押注造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于企业自身的基础业务缺乏新的增长点,另外这也能够对企业在二级市场的估值起到提升的作用。
分析师任万付则对青橙汽车表示,“滴滴并未官宣,具体情况并不明确。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与比亚迪合作D1、与北汽开发自动驾驶,均表明滴滴已经开始参与造车,只是参与程度不同。结合滴滴上市传闻,或为提升企业整体估值,视市场反应而定。”
根据此前外媒披露的消息,滴滴计划最早今年赴港上市,目标估值600-800亿美元,已与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内的投行接洽。虽然滴滴对上市计划进行解释,表态上市地点与时间并无明确计划,但在“上市传闻”的背景下,当前滴滴造车的消息也被业内认为,或许是其为计划中的上市营造噱头,讲一个新故事,以谋求更多资本青睐。
《滴滴,从打车到造车(下)》将于近期发布,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