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留不住。出行领域的红利,吸引着几乎所有车企前赴后继,而最终留下的又能有几家?

“国内已有190余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获得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50多万张、车辆运输证约104万张,日订单量约2,100余万单。”今年10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提出上述数据。作为对比,2018年10月,国内获得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只有100余家。2年之间,国内的网约车平台公司数量新增几近1倍。

传统车企涌入B2C

业界人士指出,在网约车出行市场一直存在两种商业模式。其一以私家车为营运车辆的C2C轻资产模式,如滴滴、嘀嗒。其二由自购车辆为主要运力的B2C重资产模式,如曹操出行、首汽约车。无独有偶,2015年之后以整车制造企业为背景进入出行领域的公司,均选择B2C模式向出行领域进军。

B2C模式利于带动这些企业在造车领域获得销量增长。2015年国内乘用车销量2,110万辆,增长7.3%;汽车销量2,460万辆,同比增长4.7%。在汽车销量维持增长的背后,增速却是年渐放缓,创2012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国内汽车市场由增量竞争开始向存量竞争转型。但在低迷增速下,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市场环境变化为出行领域带来了机会。2015年初,出行方面C2C领域的两大巨头——滴滴快滴终于结束了补贴大战,握手言和。继而各大车企陆续喊出向出行服务商转型。其中,吉利汽车另辟蹊径以“新能源汽车+公车运营+认证司机”的B2C模式,成立了曹操专车,后更名为曹操出行。同年,国际市场丰田、通用、大众也纷纷宣布规划“移动出行业务”。时隔1年,神龙汽车发布中期事业“5A+计划”,宣布将成为一家为客户出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高效汽车企业。

5年之后,曹操出行已成为B2C出行领域的行业龙头品牌;而在能查到的公开信息中,关于神龙在出行领域的动向还停留在中期规划之中。汽车市场的不确定性,为出行领域带来了太多的变数。城外的人拼了命的想进来,城里的人却很难留住。2019-2020年之间,福特关停了旗下Chariot微运输服务,通用也停止了汽车共享业务Maven。在国内市场,于2018年底高调登录中国市场的宝马旗下ReachNow即时出行,也在2020年初正式关闭了所有业务,退出了中国出行市场。ReachNow的失败也意味着宣告国内首家外资网约车平台折戟。可以预料的是,ReachNow不会是最后一家。

快速扩张的曹操出行

“曹操出行从创立之初就有两个坚持,坚持做新能源的出行平台,坚持做依法合规的B2C平台。”无论是曾经的曹操专车还是现在的曹操出行,在经过5年期的发展之后,可以看到曹操对于国内出行市场的两点判断,皆准确的切中了市场的脉搏。

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起步阶段,市场中仍以低端新能源车为主,A级以上车型销量的主要贡献力量仍局限在B端用户。亟待为自家吉利新能源旗下产品找到倾销点的吉利汽车,将目光瞄向了彼时大热的共享出行领域。与滴滴等主打的C2C平台不同,背靠吉利汽车的曹操专车完全无需为营运车辆担心。“实行车型统一、招聘全职司机提供标准化服务”也有助于解决C2C模式下的安全监管问题。

B2C平台模式,成为彼时曹操专车在网约车平台突出重围的利器。2016年,交通部等七部委联合颁布了网约车新政,在新政更为严格的车型准入门槛下,新能源车逐渐成为网约车市场宠儿。2017年,在包括滴滴在内的网约车平台均未取得网约车资格证的时候,曹操专车获得了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平台的首张网约车资格证。在业界看来,这一点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B2C的营运模式以及政策的精准助推,帮助本就获得先发优势的曹操出行迅速奠定了在B2C市场的领军者地位。2019年11月,根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网约车市场中的B2C模式正在快速崛起,其中曹操出行增长幅度最大,从2019年Q2季度开始成为中国第二大网约车公司、中国第一大B2C网约车平台。

今年8月4日,在《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榜单中显示,曹操出行排名第256位。至9月30日,曹操出行已经上线全国55个大中小城市,累计投放车辆5万余辆,注册用户达4,183万。另有资料显示,目前曹操出行已经获得国内87个城市的网约车许可证,并与各地政府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

受阻的T3

“共享出行是社会需求最为迫切、行业成熟度较高、规模最大、成长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它不仅正在改变着未来的出行,还将对汽车产业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在2019年召开的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

共享出行正成为传统车企转型的重要入口,曹操出行在B2C领域的成功也为背靠传统车企而存在的出行公司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自2017年起,包括长安的长安出行、长城的欧了出行、东风的东风出行等出行公司在市场之中涌现。但与快速扩张的曹操出行不同,根据了解,目前长安出行仅在重庆地区营运;欧了出行的业务范围也仅覆盖保定、石家庄、成都。

本地化市场的先天优势,成为这些传统车企“试水”出行领域的唯一选择。有事实证明,2019年4月,背负着“三大央企联手成立”盛名,一汽、长安、东风的T3出行正式成立。三大央企对于T3的期冀是“三年打入48城、投放20万辆新车”,但截至今日,T3出行也仅入驻11座城市,全国注册用户近千万,累计投入车辆不足3万辆。在青橙汽车发布的《违收个人信息,频遭投诉 T3出行画下的大饼谁来圆?》,可以看到T3出行正处于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

新B2C模式的崛起

“共享出行企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存量和增量的市场斗争下明确是需要盘活市场还是增加存量。”现在的出行市场,恰如一根扁担。一端挑着出行市场的巨大红利,另一端挑着滴滴、曹操这样的出行巨头,对于每一个后来的出行公司,肩上都挑着这样一根扁担。问题在于,如何才能走的更远。

2019年6月,由广汽集团、腾讯、广州公交集团、滴滴出行以及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开展的“如祺出行”正式成立。其中,广汽集团、腾讯、广州公交集团分别持股35%、25%、10%。有分析人士指出,区别于单一背靠主机厂的出行公司,如祺出行是业内首家“主机厂+互联网巨头”联合的网约车平台,同时背靠广州公交集团,如祺出行在广州地区无疑具有更多的先天优势。

根据了解,如祺出行运营车辆均来自广汽集团,覆盖广汽新能源GE3 530、Aion S、广汽丰田雷凌双擎等多种车型。在成立之初,如祺出行对于业务规划是在广州正式推出市场试运营,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逐步推向全国,计划一年内开拓5个城市,投放一万辆新能源车。但在一年之后,如祺出行对此目标已重新做了修订。

如祺出行表示,“下一步计划先拓展广州周边市场,如佛山、东莞等,助力城际深度联通。如祺出行将持续聚焦服务品质,深挖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稳扎稳打做好服务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向全国。”截至今日,如祺出行的运营区域已拓展至广州及佛山,在这两地的发展也进展的颇为顺利。

谁能成为下一个曹操,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到的是,更多车企在B2C出行领域开始探索新的模式。

今年9月28日,由上海市政府主导,联合上汽集团共同打造的上海市出租车统一平台——“申程出行”正式上线。该平台覆盖了上海所有出租车企业,主要服务于有出租车出行意愿的上海市民。这也是上海第一个由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市场开发的出租车统一平台。据悉,目前已经有超过3.5万名出租车司机注册了“申程出行”平台。

据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将达5,64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将达32%。出行领域的巨大红利,吸引着几乎所有的传统车企前赴后继。C2C市场的战争曾以滴滴、快滴合并宣布暂告段落,而今B2C的市场又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尾。谁在全力推进企业转型,谁又是飞蛾扑火?

原文作者:孔令浩
编辑:孔令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