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媒体日结束,150余款全新车型亮相。本届车展的展览面积、参展车型、全球首发车型都创下新纪录,但这些数据并不足以体现这届车展的突出特征。巨大的市场空间,领先的消费者需求,极为丰富且优秀的本土产品,这三大要素支撑了中国新能源车傲视全球的影响力。

肉眼可见的变化,这几乎是“含娃量”和“含星量”最低的一次国内A级车展,专业程度卷出新高。从两年前的拥抱变化,到此番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这不仅体现在车型的推陈,解决方案/供应商参展数量的激增。在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也在意料之中的是,合资企业高度“激动”地表达并践行了在中国市场推进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与规划举措。

合资集体“触电”,向中国靠拢

从4月10日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提前一周落地首都北京,到4月13日奥迪CEO马库斯·杜斯曼现身新落成的北京奥迪中国楼,再到4月17日的宝马“创想未来之夜”,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高喊“家在中国”,以及宝马集团近半个董事会均来到发布会现场。几乎前后脚,跨国车企的CEO、高管董事们在车展前夕,从全球各地奔赴赶来,为各自品牌站台,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对于这些老牌豪华车企的重要性。

在采访中,“BBA”高层除了对中国电动化转型速度感到惊叹,如何更好地扎根中国市场成为核心关键词。其中,宝马公司董事长齐普策直接说出“今日中国之动向,将引领明天世界之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和宝马在同一时间举办的大众ID.之夜、梅赛德斯-奔驰品牌之夜上,这几家老牌德国车企心照不宣的同时表明其向电动化、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并提出要对本土研发等方面做出改变。

其中,奔驰的奉行的是 " 油电双行 " ,在保持燃油车市场优势的同时加码电动攻势。根据规划,今年奔驰将在国内推出6款纯电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年底新能源车达到17款,2025年前奔驰全球将发布3个纯电平台,至2030年奔驰计划在纯电动车型方面投资超过400亿欧元,以实现全面电动化。

去年,中国市场为宝马集团贡献了33%的销量,“中国市场”成为了本届上海车展期间宝马频频提及的词汇,比如“中国是未来所在”、“宝马的家在中国,不是挂在嘴上,是刻在心里的”等等。

在电动化目标上,今年年内宝马将有包括国产宝马i5在内的11款纯电新车引入国内,而预计到2025年宝马纯电动车型年销量将占到集团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到2030年之前,纯电动车型将占据全球年度交付量的50%以上,并在全球市场实现累计交付超过1000万辆纯电动车。

实际上,得益于大众集团的率先转身,奥迪品牌的电动化进程要早于奔驰、宝马,尤其在国内市场奥迪e-tron是BBA中最早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豪华电动SUV。关于整个品牌电动化,奥迪设立的时间轴为“从2023年至2027年,奥迪三分之二的支出将投资于未来电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约280亿欧元”,而到2027年,奥迪基于MLB Evo、MEB、J1和PPE四大电动平台,电动化车型将覆盖所有细分级别,并将在2033年开始逐步淘汰内燃机车型。

目前在国内基于MEB纯电平台的奥迪Q4 e-tron和奥迪Q5 e-tron已经量产,基于J1平台的RS e-tron GT已经预售,而车展展示的奥迪A6 Avant e-tron,以及Q6 e-tron以及Q6 e-tron sportback也将基于PPE平台生产。

值得一提的除了“老牌”德国车企在上海车展前夕发布了更贴近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规划外,转型态度最为谨慎的日系车企同样有所改变。4月18日,本田副社长青山真二重申了中国市场对本田电动化转型的重要性。“在汽车领域,2027年之后,Honda在中国推出的所有车型均为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到2035年,中国Honda将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

同时,丰田方面也明确表示,将围绕“电动化、智能化、多样化”3个主题,加速向着以研发纯电动车为中心的移动出行公司进化。一汽丰田还于上海车展前夕,发布了首款纯电轿车——bZ3。

除此之外,马自达(中国)也首次对外公布了电动化时代的转型战略和目标愿景,以及和长安汽车建立全新的合作模式。在马自达的规划中,到2024年年底和2025年年底之前,将推出两款在中国开发、在中国生产的新能源(NEV)车型。这两款车型将分别会提供纯电(BEV)和插电式混动(PHEV)的动力选项。

为确保这一目标的稳步实施,这两款新能源车型还将由马自达和长安汽车共同协作,由长安马自达负责开发生产。除了加强与长安汽车的合作外,马自达还同步加强了对中国业务的资源投入。此前位于日本广岛总公司的中国业务战略职能正式移交至中国上海,这意味着马自达将在中国市场加快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以满足品牌本地化发展的需求。

本土品牌“向上”,BBA高管扎堆“打卡”

从各大掌门人在中国的行程和上海车展期间的发言看,除了对中国电动化转型速度感到惊叹,他们还很好奇这个(中国)市场的 最新进展,并在车展首日开启了 “组团打卡” 模式。

往年车展,由于奔驰与奥迪需要跟随集团的展馆布展,霸馆 7.1 的宝马展台附近便成了各大车企争夺的 "黄金地段",而今年与宝马“打擂台”选手便是比亚迪。本次车展,比亚迪共设置了包括比亚迪、腾势和仰望在内的三个独立展台,面积达2,500平方米,并且几乎每个展台都挤满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媒体和参展商。

如果要评选此次上海车展最受关注品牌展台,相信非比亚迪“仰望”莫属。作为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仰望这次没有和比亚迪放在一起,而是在豪车馆布展,与宾利、兰博基尼、法拉利等超豪华品牌同台竞技。

售价超过100万元的仰望U8不仅引来诸多媒体的排队评测,更是吸引一大批海外品牌高管的观摩,如大众、保时捷、法拉利和宾利的高管接二连三地跑到比亚迪的展区竞相围观比亚迪仰望U8。这幅场景,在几年前的“北上广”车展上,还是无法想象的。

仰望品牌最大的意义并不是将售价提升至百万元“天花板”,而是将中国汽车带上一个全新的高度。至此,中国真正进入了百万级豪华汽车的新时代,且不论其之后的终端表现,我们也要感谢比亚迪的这份勇气。

除此之外,奥迪的一位高管跑去参观了小鹏和蔚来的新车;其他国产自主品牌如腾势、吉利、奇瑞等展区周围也充斥着不少海外人士,这也成为今年上海车展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合资品牌集中“观摩”本土车企。在这个风云激荡的汽车转型大时代中,他们的足迹或就是汽车产业变革的缩影。

世界百强供应商竞相“秀肌肉”

在这届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的上海车展上,汽车零部件厂商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秀“肌肉”。在新能源浪潮下,汽车的核心从过去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变成了“三电”(电池、电驱、电控),引领新一轮汽车零部件转型升级。

据了解,本届车展的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进一步扩大,展出净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世界百强零部件供应商超过半数参展,来自新能源制造、未来出行、雷达、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尤其是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馆,国内车规级芯片、雷达、ADAS、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车联网、高精地图,以及新能源等领域领军企业比比皆是。

值得注意的是,2023上海车展整车馆内设展的零部件企业数量也明显上升。据不完全统计,2021上海车展整车馆内有7家零部件企业,2023年增至13家。除百度、博世、地平线、华为等,今年整车馆内也出现了“新面孔”——宁德时代、伟世通、亿咖通科技、图达通、瑞浦兰钧、黑芝麻智能、弗迪科技、Unity中国、大运新能源。

其中,黑芝麻智能、地平线、亿咖通等来势头非常猛。据悉,黑芝麻智能带来了武当系列智能汽车跨域计算平台及其首款芯片C1200,据了解C1200芯片可以完成过去多颗芯片的工作;地平线带来了其新一代的BPU智能驾驶加速引擎;亿咖通则作为吉利系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带来了亿咖通 · 安托拉 1000 等计算平台、Flyme Auto 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以及两者融合所带来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

车展上的“见与不见”

相较于车展上的新车、新规划,新科技,业内更为关注的哪些车企“一把手”出席了本次车展,与往届车展不同的是本届车展迎来了几位“新面孔”。

如,刚发布了小米13Ultra的雷军,马不停蹄地参加上海车展。据了解,雷军率先去小鹏展台体验了小鹏G6,和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进行了短暂交谈。随后相继参观了极氪、蔚来、腾势、高合、深蓝等国产新能源车企的展台,还亲自体验了车辆。

华为余承东除了为AITO问界、阿维塔站台外,还来到吉利展台与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会面,并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午餐和交流。期间,余承东参观了吉利银河之光、银河L7、几何等新能源产品。

除此之外,还有因坐地铁参加上海车展而上热搜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以及被各大车企视为“座上宾”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值得一提的,除了这些熟悉的“新面孔”外,本届上海车展部分领导人“缺席”。如,一汽集团董事长和东风集团董事长由于调任和退休的关系均未出席本届上海车展,目前两人职位由一汽董事、总经理邱现东和东风集团总经理杨青代为主持。

作为今年我国首个国际A级车展,上海车展无疑是当前汽车圈的风向标,各家的旗舰车型与前沿战略迎来密集上新。随着更多跨国车企领导的出现和各大品牌相继在智能和电动化上布局的全面展开,特别是本土品牌在新汽车时代的领潮,会发现“拥抱汽车新时代”的主题与中国汽车力量的觉醒如此地契合。正如宝马集团在车展前夕的“创想未来品牌之夜”打出的标语——“今日中国之动向,将引领明日世界之方向”。

原文作者:韩孟泽、六一
编辑: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