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宝马集团公布了2022年业绩报告。其该年全球共交付2,399,636辆,其中宝马品牌销量为2,100,692辆,保持全球豪华车细分市场第一;另外,宝马和MINI品牌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均超一倍,达215,755辆。

在中国市场,宝马亦维持着BBA销量第一的地位。受疫情、供应链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其全年累计交付同比降低6.41%至791,985辆;在纯电动领域,宝马累计销量为41,886辆,同比增长91.6%,其中宝马i3交付达13,310辆,占比超3成。

需要指出的是,宝马i3的交付成绩实则源于以价换量。该车在去年3月上市后,仅半年有余即进行了多次降价:在去年10月前后,其终端优惠幅度即达到4万元水平,至11月底,有消息称其降价已超10万元。毫无疑问,这不仅对产品价值(包括二手车残值)等影响甚大,而且影响了宝马品牌的声誉。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2022年乘用车股比的放开,宝马与华晨双方的股权交易正式达成,双方股比从50:50变更为75:25,宝马成为华晨宝马这一合资公司的控股方,亦同时成为公司运营的主导者。

“合资公司股比交易的落地令集团财务业绩增加了77亿欧元”,宝马官方披露。在外界看来,这也是宝马数度加大对沈阳基地投资力度的缘由之一。继此前150亿基地生产升级项目后,宝马在去年11月还新建动力电池项目,累计投资100亿元扩建沈阳基地。

当华晨宝马在集团内部的地位日益提升,作为宝马与长城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却仍处于无声当中。公开资料显示,光束汽车成立于2018年,合资双方股比为50:50,据悉其成立后在数年时间里均无明显动作,也极少向外界披露相关进展。

去年年初,有消息称该合资企业位于江苏张家港的工厂尚未获得纯电动整车生产资质,并表示此即光束汽车没有进展的缘由;至去年年底,有媒体披露,光束汽车首款试验车下线,首车的具体量产时间仍未知。显而易见,光束汽车的未来充斥着迷雾。

根据规划,宝马将在2023年推出包括新BMW iX1等在内的11款纯电动产品,并预计在2025年启用Neue Klasse电动车平台,率先应用于纯电动宝马3系的开发和生产,未来主要用于宝马品牌的豪华运动中型车研发和量产。

上述平台或将推动宝马电动化目标达成——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将达到200万辆,到2030年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不可否认,在加大投资、加快产品投放的背景下,在新的一年里宝马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表现增长,但繁多的质量问题正持续给其品牌声誉带来冲击,国内消费者群体对此诟病已久。

青橙汽车获悉,宝马旗下有多款车型登顶车质网2022年投诉排行榜前列,尤其是X3和5系,两车的年累计投诉次数分别高达3858和2036次。此外,从宝马官网查询可见,宝马全年召回8次、共计58,833辆产品,其中5系插混即占57,480辆,为“起动机后部电刷支架设计原因可能导致起火”。

与此同时,对于部分产品的质量缺陷,宝马给出的解决方案也颇受争议。例如宝马3系的机油门,部分4S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状况下采用多加机油的方式处理,试图掩盖烧机油事实,相关费用同样由消费者自行承担。

毫无疑问,心存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态度,宝马终将在时间流逝中失去人心,而这势必将给品牌形象与声誉带来沉重打击。在这一背景下,新品投放能否赢得消费者的信赖难以预料,品牌在国内豪华市场的地位亦或随之动摇。

原文作者:黄逸文
编辑:黄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