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讲,在考虑过成本等因素的前提下,产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在供过于求的市场内,降价将成为一种必然,反之则有涨价的可能。

对于一款汽车产品而言,决定其市场售价的因素更多的并非在于其配置本身,而在于所谓的品牌附加值——对于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尤其如此。

就在近日,宝马集团公布了其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的交付情况,共计交付602,835辆BMW和MINI品牌汽车,其中BMW纯电动车车型销量为69,603辆,同比增长232%,由此带动其全球表现的增长。

对比上半年情况,目前宝马纯电车型总交付的同比表现实则有所下滑,从原近283%下降;同时结合上半年4.49万辆的交付看,第三季度交付约为2.27万辆,表现与前两个季度基本持平。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成绩主要来源于两款车型——即为BMW i3和BMW iX3,两者分别达到了3.5万辆和接近3万辆,而上述两款车型也是今年开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降价潮中的表现突出者。

原35-45万元的指导价,落到各地4S店,价格优惠基本保持在超10万元的程度。在国内市场对BBA根深蒂固的“豪华”印象中,再与当前市场上各类纯电动车型售价相比,显然能给消费者带来一种“低价购车”的“高性价比”体验。

毫无疑问,以价换量的确能在短期内赢得较高的市场关注与销量业绩,但这将对宝马作为豪华品牌所拥有的品牌附加值形成较大的损害,不利于品牌长期发展;

与此同时,“油改电”的本质也带来了品控上的缺失。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今年内宝马已多次就缺陷问题对上述两车进行召回,包括“高压电池监控电子设备(CSC)的电缆桥接器未被正确锁止到位”、“供应商生产流程失误,组合充电单元受损出现工作异常”等问题。

“问题虽小,麻烦颇多。”加上纯电动车型一直以来都受成本问题影响导致单车利润相对(混动等)较低,持续以价换量的举措也势必影响宝马汽车在华的整体利润,颇有一番得不偿失的意味。

事实上,从市场环境整体来看,宝马之所以选择降价,与近年来合资品牌在华占比的日益下滑不无联系。依据乘联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9月国内自主品牌零售、批发份额分为53.4%、56.6%,分别同比增长6.4、6.3个百分点。

而自主品牌的崛起,则恰巧源自新能源领域的“弯道超车”。分析指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对比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或者是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的表现,宝马等合资品牌的转型进程略显迟缓。基于此,在当下汽车产业变革之期,宝马试图提振业绩,提速电动化转型可谓最佳途径。

除现有的多款电动车型外,据悉年内宝马汽车还将亮相一款BMW i5,定位中大型豪华轿车,官方对此宣称,“(这)标志着BMW纯电产品将覆盖几乎所有主要细分市场。”

只是从这一豪华品牌如今的表现来看,i5是否会将成为下一个i3或者是iX3的确值得思虑。当品牌价值(溢价/附加值)在降价策略中不断折损,面对电动化的大势所趋,宝马在中国市场究竟还能有几番胜算?

 

原文作者:黄逸文
编辑:黄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