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标榜为新能源汽车引领者的民营企业,正逐渐失去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领导权。

“对科技企业来说,放开意味着更大的封闭;对制造企业来说,开放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基因不同,远方不同,路线不同”。在今年7月30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微博上公开表示,而起因则是马斯克的一条推特,在向其他汽车制造商授权软件、提供动力系统和电池问题,特斯拉持开放态度的。

“我们想要加速可持续能源的发展,而不是压垮友商”。马斯克如是说。

然而现实是,因为更大程度的开放以及国内新能源政策的变革,我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正经历此前未有的低谷。

纯电动车失速

8月6日,比亚迪发布产销快报显示,比亚迪7月合计销量31,382辆,同比微增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仅为13,801辆,同比下降14%,1-7月累计销量71,250辆,跌幅则达到54.55%;与此相对则是燃油SUV车型1-7月销量88,189辆,同比增长57.73%。作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整车企业,比亚迪正依赖燃油车型苦苦支撑。

根据相关数据,自2019年6月下旬新能源新政实施,比亚迪旗下纯电动产品销售占比由2019年上半年最高48.7%下降至近18%,受新能源业务拖累,比亚迪整体销量明显下降。反映在资本市场,比亚迪近日公布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比亚迪全年营业收入为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4亿元,同比下降41.93%。

与此相对,不想压垮友商的特斯拉却在国内纯电动市场大肆收割销量。近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相关社交媒体谈论称,“几乎所有企业都不知道特斯拉赢在哪里,因为(特斯拉)赢的原因太初级了,没那么光鲜,所以反而被忽略了。” 根据了解,今年1-6月,特斯拉Model 3销量45,754辆,这一数据,是比亚迪秦EV和广汽新能源Aion S这2款车型销量之和,再加上1个理想。这是“灭顶之灾”,李想感叹。

对于比亚迪来讲,同样如此。面对Model3的碾压,全新上市的比亚迪汉,能否帮助比亚迪重塑市场格局,暂无法定论。

开放电池外供

早在2018年,比亚迪CEO王传福曾表示,“就像手机智能化的过程一样,我们认为从封闭走向开放,也是汽车智能化的必经之路。拥抱智能化浪潮,比亚迪的策略是‘开放’。”

然而作为最早提出开放生态的主流汽车公司,比亚迪在电池供应方面,早些年则一直坚持垂直整合的封闭式经营模式。据悉,王传福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坦言,比亚迪坚持的上述经营模式与电池不对外出售政策其实并不正确。

此后,2018年至2020年,比亚迪分别与长安、丰田签订战略合作,北汽新能源、长安福特多款车型搭载比亚迪动力电池。比亚迪动力电池外供进入兑现阶段。但在此时进入动力电池市场,比亚迪已很难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根据相关资料,今年1-6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共8.44GWh,占比48%;比亚迪装车量2.45GWh,占比14%,同比下降10%。而随近日一则消息公布,这一差距或将继续扩大。

输血度日,烫手的腾势

在今年8月5日,梅赛德斯-奔驰与宁德时代(300750.SZ)宣布,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高新电池技术,以支持奔驰车型的大规模电动化。“宁德时代将成为梅赛德斯-奔驰的一家头部供应商,保障下一代EQ产品未来几年的电池供应。”戴姆勒研发董事、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成员兼CEO马库斯·谢弗这样表示。

根据了解,戴姆勒与宁德时代的首次合作始于2018年5月,在戴姆勒集团在德国斯图加特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戴姆勒宣布已和宁德时代正式签订电池供应合同。而彼时与戴姆勒集团早已合作多年的比亚迪,则被出局。业内人士认为,为何戴姆勒最终选择宁德时代,其一方面可能和比亚迪自产自用的封闭生产运营模式相关。另一方面,2017年宁德时代已是全球动力电池销量排行首位,产能则达到17.09Gwh,稳居行业第一。

良禽择木而栖,比亚迪与戴姆勒成立的合资公司 – 腾势则显然不具备说服力。根据公开资料,成立于2010年腾势汽车,时隔3年,在2014年10月推出首款纯电动汽车,然而新车上市并未能为腾势自身带来造血能力,相关数据显示,腾势在2014至2018年,5年分别亏损2.6亿元,5.7亿元、13亿元、4.8亿元、8.9亿元,累计亏损共计35亿元。

为支撑腾势汽车的业务发展,近年来腾势汽车股东双方-比亚迪与戴姆勒从未停止对腾势输血。根据公开资料,腾势汽车初期注册资本为23.6亿元,在企查查显示,腾势汽车目前注册资本为57.6亿元,在3年间腾势共获6次增资,额度为34亿元。根据了解,目前比亚迪与戴姆勒仍保持50:50的持股比例,这意味着,上述股东双方已分别对腾势增资17亿元。

而腾势-这一比亚迪与奔驰合作的产物正面临被市场淘汰。但在比亚迪看来,腾势的连年亏损原因在于,其同级别竞品上市即快速的迭代冲击了腾势产品所在市场;同时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品牌知名度低及初创期研发投入较大。

原文作者:孔令浩
编辑:孔令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