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威马有点难。

近日,威马发布了11月的销量数据,5,027台,同比增长超六成,再创单月新高。前十一个月,累计交付39,095台,同比也接近翻倍。

数据乍看出色,但如果进行横向对比则会发现威马在新势力中已经明显掉队。11月,蔚来、小鹏、理想和哪吒的销量集体突破万台大关。前十一个月的累计销量上,蔚来和小鹏均已突破8万台,理想突破7万台,哪吒则已经逼近6万台。

作为新势力中曾经的领头羊,威马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沈晖曾在2018年威马EX5的交付仪式上表示:“威马的小目标是今年年底前交付1万辆,明年争取交付10万辆。”但是,时间已经过去近三年,这个曾经的“小目标”依然遥不可及。

曾经的销量担当,威马EX5的销量在今年7月以后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EX5销量还高达3,373台,但到了11月则只剩下1,142台。另一款重磅新车威马W6也表现乏力,虽然沈晖在今年7月曾表示W6的订单已经过万,但事实上,W6在11月的销量仅有1,064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EX5和W6挣扎之际,9月上市的面向出行和网约车市场的威马E.5却快速走高。10月的销量高达3,171台,11月略有下滑,但也有2,794台,占当月总销量的比重超五成。

然而,这种结构性的销售变化却引起了市场的广泛质疑。因为过于依赖出行、网约车等B端市场并非车企的长久之计。以曾经的新能源巨头北汽为例,2019年,北汽蓝谷还能以15万台的年销量问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销冠。可到了2020年,其年销量则仅为2.5万台。

外界普遍认为,这种断崖式下滑的主因就是北汽过于依赖B端市场。2019年曾有北汽蓝谷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年销量中约70%是对公销售,用作运营车辆,剩下30%是被私人消费者购买。相比之下,不论是特斯拉还是蔚小理,其主要面对的都是私人消费者。

虽然市场表现欠佳,但在12月1日,威马还是顺利的完成了1.52亿美元的D2轮融资。根据官方信息,领投方为雅居乐,投资金额为1.4亿美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地产商的雅乐居可以说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

今年9月,保利发展将收购雅居乐控股的消息在市场上不胫而走。10月,又有消息称雅居乐出现一笔美元债未兑付利息。

在此背景下,雅居乐紧急召开投资人沟通会作出澄清,否认了未付息以及被收购、高管裁员的市场传闻,并保证其有足够资金偿还到期债务。

然而到了11月,雅居乐集团发布公告称发行可交换债计划募资24亿港元,用途则是偿还雅居乐中长期美元债。领投方的处境如此艰难,这在投融资市场上可谓十分罕见。

和雅居乐相比,威马的上市之路也可谓异常艰难。目前,已经累计融资11轮的威马依旧没能上市,相比之下,蔚来仅用5轮融资就完成了在美股上市。

2020年9月,威马正式提交科创板IPO申请以后,但时至今日,威马IPO依然不见进展。相反,在今年4月,作为威马此前的投资方,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的内部人士称,威马汽车的上市材料在审查中发现不少问题。今年10月,在完成D1轮融资后,又有消息称威马将赴港股上市,但至今并未见实质动作。

本文系作者 郭怀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