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哪一个才是丰田的未来。

在20世纪90年代,在氢燃料电池技术方面,丰田领先同行业开始进行研究,约20年后,丰田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MIRAI问世。对于丰田来讲,20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MIRAI取得轰动效应的同时,丰田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发展陷入困境。有资料显示,2014年,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正将重心转向氢燃料电池技术上,而放弃开发纯电动汽车。

但是当看到越来越多车企涌入纯电动市场,丰田,这家曾意图绕过“纯电”而直奔“终极能源”的新能源技术巨头,在2016年宣布回到纯电动市场。与此同时,丰田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探索亦从未停止,2020年8月丰田在华成立氢燃料电池相关合资公司。

氢燃料电池的“高端销售”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8月20日,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家公司控股方包括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北京亿华通、丰田共6家公司。其实早在今年6月5日,上述6家公司就曾在京签署合营合同,成立上述联合研发公司,主要从事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

资料显示,新公司注册资本16.73亿日元(约人民币1亿元)。投资总额约50.1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其中丰田作为大股东出资比例为65%。丰田(中国)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任职董事长,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秋田隆担任总经理职务。

这意味着,这家新公司将以丰田作为主导,对于亟待拓展中国燃料电池市场,推动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丰田来讲,丰田只需要付出相关技术支持,便可以在多家企业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抢占未来氢能源市场先机。同时进一步扩大丰田在氢能源研发技术积累和实际的应用经验方面的领先优势。

根据了解,这家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使用丰田单电池的商用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可以看出,对于一汽、东风等车企而言,通过合资公司可以获得丰田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相关技术研发成果。

董长征表示,新公司将以接受委托开发的方式开展业务,根据各股东方需要确定开发内容,知识产权归委托方所有。而在此次合作中,丰田是否愿意出让研究多年的氢能源方面技术,仍值得商榷。在易车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周丽君看来,对丰田来讲,此次合作主要是普普通通的卖技术、卖产品;对车企来讲,靠合作是得不到技术的,关键还是要自力更生。

做大氢能市场蛋糕

在历时近30年的技术研发积累以及实践过程中,其实丰田一直同步致力于推动氢能源相关产业发展,早在2015年,丰田就宣布将5,680项有关氢燃料电池专利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的1,970项关键技术专利开放。但事实上,专利公开不等于技术公开,车企只享有技术使用权,具体合作仍需与丰田共同商讨具体实施条件后签署合约。

而在彼时氢能源发展初期,合作并不是那么容易达成。“技术与时代发展并行”并不是一个伪命题,氢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受制于成本过高、基建设施短缺、以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长久以来未见起色。

而在我国市场,对于氢能源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在2019年有关氢能源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而氢能源得到法律确认,则在2020年,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指出“氢能被列为能源范畴”,这标志着,氢能源正式步入我国能源体系。

政策释放利好信号。但在跨国公司之中,根据了解,包括本田、现代汽车都有相关氢燃料电池技术储备与车型问世,而在我国市场却并无相关合作产生。唯一例外,则是丰田。2019年,丰田再次宣布开放2万多项有效专利,其中包括氢燃料电池相关成果。

合作顺理成章,同一年,丰田相继与北汽福田、一汽、苏州金龙等中国企业达成了燃料电池方面的技术合作,丰田为合作伙伴提供氢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与此同时,丰田在华全面开启推动普及氢燃料电池技术。丰田方面曾明确表示,在丰田未来的氢能源战略中,中国市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不难解释,为何丰田选择在华设立海外市场之中唯一的燃料电池研发企业。

3千氢能、85万纯电的现状

随着各项氢能源产业政策日趋完善,落地实施,众车企在氢能源领域的布局同样逐渐清晰。7月15日,上汽集团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上海对氢能发展规划的要求,共同建设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区。7月20日,长城汽车在技术品牌发布会上,发布可适配氢燃料电池动力方案的“柠檬”平台。7月28日,广汽旗下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Aion LX Fuel Cell在2020广汽科技日上首发亮相,计划将在今年年内投入示范运营。

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氢能源由于供应链环节较长,基础设施初期使用率较低,成本较高等问题,氢能源在乘用车领域,目前来讲并不适用。众车企在此方面的探索,一方面与地方政府政策相关,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战略布局。

“短期来看,氢能源更适合路线比较固定的商用车”,周丽君指出,“而未来5年看不到氢能源普及的可能”。有相关资料显示,2019 年我国加氢站建成 30 座,同比增加 100%,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61座加氢站,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规划,到 2020 年,我国计划建成加氢站至少 100 座;到 2025 年,建成加氢站至少 300 座。另一方面,根据中汽协预测,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2020年将达到1万辆,2025年达到10万辆,2030年将达到100万辆。而在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增长85.5%和79.2%。

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较小,相关基建配套不完善,我国纯电动汽车相关产业早已进入全面、高速、高质发展阶段。资料显示,2015年底,我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仅为5.8万台,充电站保有量约1千座;截至2019年,充电桩数量已达到51.6万台,充电站数量则为近3.6万座。2019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则达到量85.3万台,同比增长12%。

弯道超车的可能

然而在我国2019年的纯电动市场,丰田并未投放任何一款车型。由此,丰田也被业内外指摘在电气化方面推进速度过缓。事实上,前文已经提及,丰田对于现有纯电动汽车解决方案一直心存疑虑,进而将资源投入混动与氢燃料电池领域。但这不代表丰田在电气化技术方面落后。

拥有在混动领域深耕多年的三电技术研发成果;以及自2010年起丰田一直致力于固态电池的研发,这将是丰田转型制造纯电动汽车的底气。2016年,在看到各国政府相继出台关于燃油车型禁售,新能源车补贴帮扶政策,以及越来越多车企入局纯电动汽车领域,丰田迅速做出了调整。

2016年,丰田成立了EV事业规划部;2017年,丰田首次宣布纯电动车规划。截至2020年,将推出10款纯电动车型;到2030年,该公司超过1,000万辆的总体销量,其中纯电动超过100万辆。2019年,丰田再次发布全新规划,将达成纯电动产销100万辆规模的时间点,提前至2025年。

在外力的帮助下,大象转身并不困难。2019年丰田在我国先后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建立合作;并与一汽、广汽分别达成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此同时,丰田还与多家中国本土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建立合作。2020年丰田向在华合资公司分别投放了首款纯电产品,广丰C-HR EV和一丰奕泽E进擎。但这两款基于TNGA架构的油改电车型,并不能有效帮助丰田在国内纯电动产品爆发阶段打开市场。

有资料显示,丰田旗下首款原生纯电架构产品将在2022年面向市场。而丰田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将是丰田未来在纯电动市场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现有锂电池已到达理论极限,固态电池可能是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包括丰田、大众、宝马、一汽、上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均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

“丰田计划在2025年之前量产固态电池。”有消息称,目前丰田仍在积极研发固态电池,如期推出了原型产品,并已在概念车上运行。相比于现有锂电池,丰田固态电池原型产品具有明显优势,电量充满仅需15分钟,而能量密度将是锂电池的2倍。在电池寿命方面,上述固态电池在使用30年后仍保持90%以上的性能。

其实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无论在纯电动还是氢能源领域,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以2025年为时间节点,对于氢燃料电池、以及固定电池相关技术应用落地、普及都非常值得期待。而丰田在此期间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回顾历史将一目了然。

原文作者:孔令浩
编辑:孔令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