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方面发布公告称,沃尔沃汽车决定集中资源推进自身的转型发展,并可能调整其所持极星股份,吉利控股对此表示支持。若沃尔沃完成股权调整,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瑞典控股将成为极星的重要新股东。

对此,吉利控股表示,“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以及潜在的新股东,吉利控股将一如既往地在运营和财务方面全力支持极星品牌独立发展。”

实际上,在此前沃尔沃汽车在财报中曾表示,“正在评估调整其在极星汽车的股权,沃尔沃将不再向极星提供进一步的资金,吉利方面将继续为极星提供全面的运营和财务支持。”

除此之外,沃尔沃汽车将把现有可转换贷款的还款期延长18个月至2028年底;双方仍会在研发、制造等方面通力合作。

极星汽车成立于2017年10月,是脱胎于沃尔沃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公司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现由沃尔沃与吉利共同控股,目前沃尔沃持有极星48%股份;2022年6月,极星借助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Gores Guggenheim 宣布完成企业合并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极星是一个总部在瑞典、研发在瑞典和英国、生产制造在中国的“混血儿”。同时注定其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相比“蔚小理”等新势力品牌,并不为市场和广大消费者所熟知。  

据了解,从成立以来至今极星一共推出四款产品,分别为Polestar 1、Polestar2、Polestar 3、Polestar4。不过,其市场表现并不乐观。此前外媒报道,自极星登陆资本市场以来一直在向其主要股东沃尔沃和吉利寻求新的资金,以增加交付量。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极星在全球销量为2.9万辆,2022年为5.15万辆。

2023年极星将年度销量目标由此前的8万辆下调至6万-7万辆。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主要由于新车型Polestar 3无法在2023年夏季按时量产交付,需延后至2024年第一季度。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下调了销量目标极星也未达到上述目标。公开资料显示极星2023年全年销量仅为5.46万辆,仍低于其目标下调后的基本线,且尚未公布在华具体销量数据。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极星在华销量仅为1,100辆。

反映到财务数据上。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个季度极星亏损达7.35亿美元,只能背靠沃尔沃和吉利为其“输血”。

除了寻求股东方的资金支持外,极星汽车还加大了对成本管理的关注。不久前,极星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45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5%。而在此前,2023年上半年极星已经冻结了全球招聘,并裁员10%。据悉,彼时该公司裁员主要目的是加速利润率改善并减少其总资金需求,到2025年实现现金流收支平衡。

从市场表现和经营状况来看,2023年极星过得并不如意。为此,初期将重点放置于海外的极星,也开始有意识借助吉利的资源弥补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不足。在极星的官方宣传中也表示2023年是极星的中国元年,从极星3开始未来品牌将以每年一款新产品的节奏,深耕超豪华市场,而2024年将是极星“中国突破之年”。

在确定发力中国市场之后,极星开始借助吉利的资源弥补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不足。2023年6月,极星与吉利旗下的科技公司星纪魅族集团签约成立战略合资企业“极星科技”。其中,极星拥有49%的股权,星纪魅族持有51%的股权。

对于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的目的,极星方面表示,“全新的合资企业将整合极星在设计和产品性能方面的优势,以及星纪魅族集团在软件和消费级电子硬件开发方面的前瞻布局,助力极星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持续发力。”

据了解,新合资公司成立后将成为极星在中国唯一授权的销售和服务实体,且极星汽车计划将原在极星中国的约130名商务人员转移到合资公司。

此外,星纪魅族还将负责安排合资公司未来的融资。这意味着星纪魅族不仅具有新合资公司的话语权,同时也将成为左右极星发展的存在。

对于此次合作,业内人士认为“星纪魅族的加入,除了能在生态以及智能化方面为极星带来巨大变化之外,或许在定价和营销方面也能有不小的话语权。同时弥补极星现阶段缺失的东西,例如加速极星的本土化进程,使其更加贴合中国消费者用车需求”。

如今,极星汽车股权结构将面临调整,若沃尔沃完成股权调整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瑞典控股将成为极星的重要新股东,这意味着沃尔沃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极星重要的新股东,后者更是有望获得吉利更加全方位的资源支持。

2024年,被极星视为“中国突破之年”。按照极星的规划,2024年它在中国市场的目标是拼进全球豪华电动车品牌销量前三。与此同时,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偏好将新品Polestar4定为SUV车型。针对中国本土开发,基于极氪同款SEA浩瀚平台打造,底盘由沃尔沃调教,还考虑到智能化竞争力,车机内核上了魅族的Flyme Auto。

可以看到为了Polestar4这场仗,吉利集结了主力会战。但需要注意的是,吉利旗下不只有沃尔沃、极星,单“极”字辈的还有极氪、极越智能电动车品牌,以及领克、智马达向新能源转型的品牌,即便是极星“易主”吉利,吉利恐难分身乏术给予极星更多精力,极星在华寻突破仍任重道远。

原文作者:六一
编辑: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