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承接“大小配”,能否成为何小鹏的“良药”?(上)

微弱正循环

不可否定,在小鹏掀起的上一轮组织架构、人事调整后,小鹏汽车开始出现正循环。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10-12月各月销量都维持在2万辆以上,摆脱了此前多月维持在1万多辆的处境。由此,小鹏汽车在去年全年也实现了超14万辆的销量成绩,处于造车新势力销量排名的第四位。

在业内看来,或许是何小鹏看到了王凤英改革后带来的这些成绩,才给予了后者更大的信任和权利,从而才有了今年以来王凤英主导的这轮小鹏汽车内部新的组织架构调整。

虽然小鹏汽车在年底迎来的触底反弹,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也仅完成了当年目标的七成,在“蔚小理”中排名垫底。

除此之外,与大多数的新造车企业一样,小鹏汽车当前处于持续亏损中。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在2023年前三个季度净亏损分别为23.4亿元、28亿元和38.9亿元,汽车毛利率分别为-2.5%、-8.6%和-6.1%。而反观理想汽车,其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超60亿元,成为新势力车企中少有的赚钱成员。

与此同时,“蔚小理”的市值同样拉开了距离。小鹏汽车最新美股市值为84.91亿美元,港股市值为687.8亿港元;而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的美股市值分别达到337.6亿美元、100.6亿美元;港股市值分别为2805亿港元、835.5亿港元。

可以看出,2023年的小鹏汽车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之后,仍未走出掉队的窘境,只是实现微弱的正循环。尤其是2024年1月销量断崖式下滑,环比减少近60%,销量仅为8,250辆,远低于问界、理想、极氪等新造车企业。

这就意味着小鹏汽车需要一场更大的变革,彻底颠覆过去的自己。此前,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2024年,公司还将继续在组织架构上提效,组织能力是企业能不能够进入中国前三、世界前十的重要因素。”

“反其道而行”

为此,何小鹏在开工信中提出“2024年业绩要翻倍以上”“3年内规划新品或改款约30款”等目标。在产品方面,他表示小鹏汽车3年内规划新品或改款约30款;而在今年小鹏在30万元级别和15万元级别的平台上,都会发布平台的第一款车,补齐小鹏在10万-40万元级别布局的两块重要基石。

结合此前信息,15 万级平台首款车是小鹏与滴滴合作的代号为 “MONA” 品牌的首款车。去年8月,有消息称小鹏将用包含 XNGP (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和 X-EEA3.0 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的扶摇架构改造“MONA”。

反观30万+级的基石,或是此前内部代号“F57”的那款跨界产品。据悉,小鹏内部对“F57”的目标月销量是超过5,000辆,这意味着该车将与G6、G9一起分担20万元-30万元价格区间内销量向上的重任。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F57不可忽视的最大风险点依旧集中在究竟能够在日趋饱和、狼多肉少的B级轿车市场分羹多少?以及怎样规避自己与P7i之间的左右手互搏?”

除此之外,为实现目标何小鹏高调宣布2024年将投入更多的人力(招聘约4000人)以及投入同比超过40%的研发预算;预计年度“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共计35亿元。

在何小鹏看来今年是小鹏率先迈向高阶智能驾驶、并让高阶智驾从中国走向全球的首年。“面对宏观经济的不乐观,很多的友商都在收缩,不敢投入,我觉得这反而是我们的发展机遇” 何小鹏表示。

不可否定,一直以来智能化是小鹏最突出的标签。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主流汽车公司均基本转向特斯拉在2021年提出的基于视觉系统的3D感知自动驾驶系统架构(BEV+Transformer),利用车辆自身感知能力更全面地了解周围驾驶环境。这套架构让汽车公司不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采集维护高精地图,极大提升了开城速度和智驾普及度。

此前,中信证券研报也指出,“2023年智能驾驶需求爆发的拐点已经到来。小鹏G9、华为问界M7等车型的智驾版选择率高达70%以上,是此前老款车型的3至4倍。随着城市功能落地带动体验大幅提升,智能辅助驾驶进入第二个加速发展时期。”

在此背景下,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自然不想错过智能化带来的下一个电动车增长红利期,头部玩家正在激进扩张。如,理想汽车将“智能驾驶领先”提升为核心战略目标,广泛招募智驾人才,同时引入轻舟智航等外部供应商加快推进速度。目前,理想的开城目标是110个。

此外,一些原本不以智能化为卖点的车企也开始发力。据青橙汽车了解,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比亚迪一直在寻觅智驾芯片的高阶人才,最高级别岗位直接向比亚迪智能驾驶负责人、智能驾驶研发中心主任韩冰汇报。

可见,投入这场“战役”的不仅是“蔚小理”等新势力车企,还有类似比亚迪、长安、吉利等传统厂商也在加快布局。尤其是伴随着“华为系”的崛起,小鹏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领先优势已经越来越小,某些领域甚至已经被超越。

不过,小鹏汽车公开招聘计划在相关人力资源从业者看来“能放出4000个全新的HC,在2024年这个‘降本增效’为主旋律的节点上,的确是非常让人钦佩的。对行业从业者来说,大概是好事,但投资人怎么想,不好说。”

与之对应的是,12月16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中国计划售出2,500万股小鹏汽车美股股权,总价值约为3.9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了28亿。受减持利空的影响,12月18日小鹏汽车的港股股价跌幅一度超过7%,最终收盘下跌了6.66%;截至12月22日收盘,小鹏汽车的港股股价报收53.45港元/股,仅在12月股价跌幅便达到了20.46%。

对于减持的原因,阿里巴巴给出的解释是“为了实现公司自身的资本管理目标,并非对小鹏汽车前景的看法发生变化”,但很显然这只是官方答复,阿里巴巴减持小鹏汽车的根本原因,或许还是出于对小鹏汽车未来发展的担忧和顾虑。

作为小鹏汽车的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从2017年开始投资小鹏汽车,如今已经过了6年时间,但小鹏汽车仍未摆脱亏损状态,且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方面的领先优势也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了。

从目前来看,阿里巴巴的减持更像是一个信号,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小鹏汽车自身艰难的处境。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再加上在智能化有非常强竞争力的“华为系”,小鹏汽车未来还有什么底牌呢?

抛开这些不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通过有效的产品定义去占领细分市场需求,以谋求更大规模的销量成为小鹏汽车需要面对的问题。特别对于新势力而言,它们无法通过燃油车输血哺电动车业务,必须确保每一粒子弹打出去都是有效的,爆款和多车型都是必答题。

正如,何小鹏所言“2024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一场激烈竞争中的“厮杀”在所难免。”可见,小鹏尚未穿越生死线。

原文作者:六一
编辑:六一